close

  (聲明:刊用《中國新聞周刊》稿件務經書面授權)
  中國式拜菩薩
  中國式拜菩薩,虔誠之中含著算計:對你越好,越能把你控制得牢牢的。這種誠意像一段溫柔的繩索,笑容可掬地捆綁你全身上下,偏偏還能帶著不容拒絕的強硬
  文/李松蔚
  中國人對菩薩的態度是很有意思的。一方面,敬他,怕他,全心全意地保護他,如果有人敢說大不敬的話,那是要拔舌下地獄的。但是另一方面,也要賄賂他,利用他,把他當成一個交易對象:我供著您,您得幫我搞點福氣。市儈的小心思。
  細究起來,這其實是中國人獲得控制感的一種方式。命運是沒辦法靠自己雙手創造的,總得附身在一個別的什麼形象上才好。正如西方人有上帝,但信徒對上帝的感情,大約要比中國人拘謹不少:懺悔啊,贖罪啊,祈禱啊,感恩啊,極盡虔誠和謙卑,絕不敢一面匍匐在上帝腳下,一面又心裡偷偷想:上帝先生,我給您盡到禮數了,我默念這三個願望,您可得全幫我實現了吧?——討價還價,將取先予,這是一種中國式的祈福。
  背後隱藏著精明的算計:我掌握不了命運,但可以賄賂那個掌握我命運的人。
  這種既敬愛,又貪圖的態度,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時常有所體現。工作上,很多人用這一套對待領導和客戶。回到家裡,我們甚至這樣對孩子,管他們叫“小祖宗”,寵溺著,一面又求著他們讀書,練琴,努力進取。
  前段時間高考,看網上流傳的消息,感覺今天的父母們對這尊“菩薩”的供奉,越來越有肝腦塗地的架勢。父親闖考場警戒線,只為了給孩子換一隻不發出走針聲音的手錶;母親預約出租車,三令五申司機不得開口說話干擾考生心情;小區為了照顧考生作息,高層電梯定時停運……甚至於,還真出現了沿街跪拜,焚香禱告的鬧劇。
  要說這是舔犢之心,也對。但除了關愛之外,多半也有點寄希望於“菩薩”給力,光耀門楣的期望。說到底,算是一種飽含誠意的利用。這種利用,當然不是只有高考這一回。甚至可以說,有的父母從胎教那會兒開始,一邊撫摸著肚子,一邊幻想著“多看點BBC的紀錄片,會對寶寶以後學英語有好處”,其實就已經在拜“菩薩”了。
  話說回來,對孩子多費心,多投入一些關註在教育上,總算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體現,起碼比焚香磕頭要好得多。不過,也要考慮到“菩薩”的感受。他被愛護著,會感到愉悅嗎?他被利用了,會生出憤怒嗎?
  前面說過了,中國式拜菩薩,虔誠之中含著算計:對你越好,越能把你控制得牢牢的。這種誠意像一段溫柔的繩索,笑容可掬地捆綁你全身上下,偏偏還能帶著不容拒絕的強硬。譬如高明的送禮者,軟磨硬泡,硬要把一片至誠之心塞到你手裡。而你一旦接住,形勢立刻逆轉,拿人手短,吃人嘴軟,對方就成了予取予求的情感債主。
  我有時去廟裡,看到信徒們一面大方地焚香供奉,一面許願提條件的時候,忍不住想:菩薩有知,面對這些“虔誠”的關愛,只怕也會又好氣又好笑,無言以對吧?然而,那也要菩薩智慧通透,根本沒把凡俗之人的小算計放在心上。換成一個普通的孩子,受到這樣別有所圖的優待,是很難把對方的心思處理得那麼分明。生氣還算是一種較好的情況,至少可以率性怒吼:“我不喜歡你們這種愛!那隻是為了利用我!”更慘的是,這個孩子難以拒絕父母,也無法忽視自己的愧疚之心。面對生命中無法承受之重,只好忍氣吞聲地相信:自己這一生已經被規划了使命。如果不能替父母實現心愿,就失去了為人子女的價值。
  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傑斯提出過一個概念,叫“條件化積極關註”,意思是指,對一個人的愛是伴隨著條件的,總得交易點什麼,不肯平白無故地施予。其實,中國式的拜菩薩,就是這種方式最鮮活的示例。羅傑斯反對這樣的方式,並認為人的很多心理問題,都和早期被“條件化積極關註”撫養的經驗有關。這是一種潛在的影響。影響力的強弱,無關乎個人的能力高低。即便那些最優秀的,足夠勝任別人期待的“菩薩”,被這樣供奉仍然不會舒服。除了控制和束縛之外,也剝奪了真正的自我:仿佛我這個人,生來不配被愛,除了那點利用價值,全身上下一無可取。換言之,人與泥塑木雕沒有區別,靈驗就好。
  所以錶面上看,中國式的拜菩薩是在乞望,姿態恭順謙卑。走近一點看,就能看出放債和交易,透出一股客氣卻不容拒絕的控制欲來。然而在控制背後,真正最讓人寒心的,還有一層工具化的利用,這層利用,帶著吝嗇和冷漠的氣味。冷漠比一切情感都傷人,因為根本就沒抱著對人的情感。看一個人跟看一隻股票,並沒有本質的區別,只有賺與不賺,哪有親與不親。菩薩是用來拜的,不是用來心裡喜歡的。正如老闆是用來討好的,不是用來交朋友說真心話的。這道理推而廣之,就覺得天下熙熙,皆為利來,父母夫妻,有時也竟不能免俗。真正不求回報的情感珍貴無比,遇到那麼一兩段,就是莫大的福分了。★
  李松蔚
  (清華大學心理學系博士後,中國心理學會註冊心理師,心理學科普作者)  (原標題:中國式拜菩薩:虔誠之中含著算計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vuvhqgi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